在德国国家队备战2025年欧洲杯预选赛的关键阶段,前国脚马里奥·巴斯勒的一番言论引发热议,他在专栏中力挺主帅纳格尔斯曼的选人策略,尤其称赞格雷茨卡用表现“打脸质疑者”,同时犀利批评萨内“自视超巨却难堪大任”,这番表态不仅折射出德国队内部的竞争态势,也为球迷提供了对球队未来的深度思考。
格雷茨卡:从边缘人到核心的逆袭
自纳格尔斯曼上任以来,格雷茨卡的国家队生涯一度岌岌可危,2024年欧洲杯后,关于他“跑动下滑”“战术适配性不足”的批评甚嚣尘上,甚至有人建议彻底弃用这位拜仁中场,本赛季格雷茨卡在俱乐部和国家队双线爆发:欧冠关键战中屡次贡献拦截+策动的全能表现,而在此前对阵荷兰的友谊赛中,他更是以一记禁区外的世界波锁定胜局。
巴斯勒在《图片报》的专栏中写道:“格雷茨卡证明了纳帅的坚持多么正确,他不再是那个依赖身体的莽夫,而是学会了用头脑踢球,当所有人都在讨论基米希或维尔茨时,他默默成为了中场最稳定的屏障。”数据佐证了这一观点——格雷茨卡近期的传球成功率高达89%,场均夺回球权5.3次,两项数据均位列队内前三。
纳格尔斯曼的战术调整或许是关键,他将格雷茨卡的位置略微后撤,赋予其更多出球自由度,同时利用其前插能力制造“后上威胁”,这种“伪6号”角色既规避了其防守覆盖不足的短板,又放大了其技术全面性,巴斯勒调侃道:“有些专家总爱说‘德国队不需要格雷茨卡’,现在他们该闭嘴了。”
萨内:天赋与心态的失衡之殇
与格雷茨卡的赞誉形成鲜明对比的,是巴斯勒对萨内的尖锐批评。“萨内总觉得自己是梅西级别的巨星,但他的表现连普通球星都算不上。”这番言论直指萨内近年来的状态波动,尽管本赛季萨内仍有12球8助攻的账面数据,但其关键战隐身、浪射频发的毛病饱受诟民,对阵法国一役,他全场7次射门仅1次射正,却多次拒绝传球给位置更好的队友。
更令人担忧的是其心态问题,德国媒体爆料,萨内在训练中多次因战术安排与教练组争执,甚至被拍到在替补席摔水瓶,巴斯勒直言:“真正的巨星用脚说话,而不是靠发脾气刷存在感,如果他不改变自私的踢法,德国队欧洲杯走不远。”
值得注意的是,纳格尔斯曼并未放弃萨内,反而在近期采访中为其辩护:“所有攻击手都会经历低谷。”但舆论认为,这或许是主帅安抚球员的权宜之计,随着穆西亚拉、维尔茨等新星的崛起,萨内的主力位置已非铁板一块。
纳帅的用人哲学:平衡与变革
巴斯勒的评论背后,实则是对纳格尔斯曼用人策略的肯定,这位37岁的少帅上任后,一方面顶住压力重用老将(如诺伊尔、克罗斯回归),另一方面大胆提拔新人(如帕夫洛维奇、拜尔),试图在经验与活力间找到平衡。
“纳帅最聪明的地方在于,他不迷信名气,只认状态。”巴斯勒举例称,即便基米希这样的更衣室领袖,也曾因表现不佳被移出首发,这种“唯状态论”在德国队历史上并不多见,却有效激活了队内竞争。
挑战依然存在,德国队后防线老化问题尚未解决,而锋线除了哈弗茨外缺乏稳定得分点,巴斯勒最后警告:“如果萨内们继续沉迷于个人表演,球队的团结将受侵蚀,格雷茨卡树立了榜样——真正的球星先为团队而战。”
欧洲杯前路:信心与隐忧并存
随着欧洲杯临近,德国队的每一次选择都将被放大审视,格雷茨卡的复苏为中场注入强心剂,但萨内等球员的状态纠葛仍是变数,纳格尔斯曼的权威目前无人挑战,但若战绩不佳,更衣室矛盾可能爆发。
正如巴斯勒所言:“足球从来不是11个天才的简单相加。”德国队能否在家门口重现辉煌,既取决于球星的个人闪光,更依赖于团队至上的信念重塑。